1月27日——作为奥迪sphere家族的第四款车型,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可谓该系列的巅峰之作,耀世而来。继2021年发布敞篷跑车奥迪skysphere、奢华轿车奥迪grandsphere,和2022年4月发布具有超大空间的奥迪urbansphere后,全新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定位四门跨界轿跑,具有冷艳的车身设计,还能满足多样生活方式的需求。凭仗4.98米的车长、出众的离地间隙,和22英寸的大轮毂,奥迪activesphere彰显了其越野本能,并且只需轻触按钮,这款溜背轿跑的车尾便可化身为开放式货厢(“active back”),圆满收纳如电动自行车或水上和冬季运动器械等文娱配备,尽显动感魅力。
将看似矛盾的特质圆满交融使奥迪activesphere成为了一款灵动不设限的跨界车。车辆搭载的驱动和悬架系统既适用于公路行驶也可衔接越野场景。先进的自动驾驶功用,使驾驶员既可自主控制方向盘和踏板,亦可解放双手,惬意出行。同时,作为一款集文雅与动感于一体的轿跑车型,奥迪activesphere传承了经典的车身比例和线条设计,也能在短短数秒内可化身为开放式货厢,能够装载顶级户外运动配备,以至包容两辆电动自行车。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由位于马里布的奥迪设计中心(Audi Design Studio)构思并设计。该中心间隔传奇的安定洋海岸公路仅一箭之遥。中心担任人Gael Buzyn及其团队是该车型创意设计的中心人物,他表示:“奥迪activesphere是一款无独有偶的全新跨界车,将奥迪Sportback的文雅、SUV车型的适用,以及强劲的越野性能巧妙地融为一体。”
作为奥迪sphere家族的最新成员,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基于PPE奢华纯电动平台打造,搭载800伏快充技术,续航里程超越600公里,且行驶中不会产生碳排放,是集尖端纯电车型可持续性、运动性和杰出续航表现的大成之作。
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技术研发董事何立傅(Oliver Hoffmann)表示:“sphere系列概念车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奥迪对将来高端出行的畅想。我们正在阅历车辆设计范式的改造,特别表现在内饰方面。将来,车内空间既会成为乘客自由自在的自由之地,也会是乘客与外界连结的智能之所。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最重要的创新成果是采用加强理想技术(AR)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奥迪空间’。这一维度将是物理环境和数字生活的圆满交融。”
得益于可灵敏运用的全新显现与操作技术,奥迪activesphere的自动驾驶技术可在适宜的道路上给予驾驶员和乘客史无前例的自在体验。同时,将理想世界和虚拟世界(即混合理想)相分离的创新操作理念“奥迪空间”,可在乘客视野内实时呈现数字化内容。
装备的高科技头戴式显现设备(简称头显)能够展示真实环境和道路,以及实时的3D内容和交互元素。每位司机和乘客还可依据个人需求定制内容。
这意味着一切与驾驶相关的信息,如驾驶状态和导航均可完成可视化。车内,只要佩戴头显的用户才能够分明地看到控制面板和其他虚拟显现器。由于它们体积微小且设计简约,肉眼很难发觉,但在混合理想与光学技术的协助下,用户能够精准地与这些真实但不可见的区域停止交互,仅需触碰,头显便会实时显现场景并执行操作。
作为性能多面手,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圆满满足同样具有前瞻认识的奥迪客户的高端需求。关于着眼将来的奥迪客户而言,个人出行与可持续性并不矛盾,并且相辅相成。他们希望车辆可以在分离面向将来的前沿技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传承与展示品牌的经典美学设计和运动性能。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正是这一跨界交融的模范,将来高端出行愿景的意味。
外观设计:文雅稳健
奥迪activesphere的车身尺寸尽显奢华,车长4.98米,宽2.07米,高1.60米。其轴距为2.97米,沿承了电动车型宽轴距的特征,为乘客提供充足的腿部空间。前后悬垂相对较短,更为紧凑。纵览全貌,奥迪activesphere可谓浑然天成、气宇非凡。
22英寸大轮毂、出众的离地间隙、奥迪经典低矮座舱和运动感顶线的组合,使奥迪activesphere跨界运动跑车的气质崭露头角。
装备的285/55轮胎,无惧任何地形,标志性的轮胎花纹也凸显了其越野本性。轮毂局部零件采用可变设计:当启用越野形式时,部件会翻开以完成最佳通风;在公路行驶形式下,部件关闭以到达最佳空气动力学设置。两个前门的电子后视镜为减少最大阻力而特地设计,外型文雅时髦。
由于车体外表无锋利边缘,车身凹凸曲面衔接流利,阴影温和。侧面和前方视角下,后轮舱呈明显的程度状态,彰显其磅礴的运动风采。
不只是车顶,奥迪activesphere车身大量采用玻璃外表,比方前脸的奥迪标志性一体式格栅设计就应用了透明玻璃,使得驾驶员可越过前备箱纵览前方道路。
车门下方的侧面也采用玻璃设计。车辆进入越野形式时,自然世界与车内空间的界线似乎透过玻璃慢慢消融。宽大的弧形后挡板则大面积采用玻璃以保证最佳采光,再加之透明车顶,充足的日光能够倾注而入。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外观设计特别彰显其强大的越野本能。宽大的轮拱为电动四轮驱动系统quattro提供变动空间。车辆的离地间隙也能够灵敏调整,以改善快速行驶中的车辆重心,完成最佳空气动力学:越野形式下,离地间隙在208毫米的根底上可增高40毫米;公路形式下则可相应降低40毫米。奥迪activesphere的车辆接近角(与越野驾驶性能相关)为18.9度,离去角为28.1度。
离地间隙可变的设计令人不由联想起奥迪allroad系列。新世纪以来,这一系列车型先后在C级车和B级车市场积聚了大批忠实粉丝。自初代车型起,可调理离地间隙的空气悬架和带有底部护板组件的视觉倾斜地板就是奥迪allroad标识性的设计特性。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标志着奥迪allroad游览车的设计元素和技术元件初次与奥迪Sportback轿跑的掀背外型设计停止交融。因而,这样新的车身型式也被奥迪称为“active Sportback”,与allroad区别开来。
奥迪allroad设计的身影在外观上也可见一斑——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前脸、车尾以及侧面车门下方采用了“北极青”深色亮面涂装,地板总成和驾驶舱则为哑光涂装,在视觉上构成了鲜明的比照。此外,带有稍微倾斜的垂直螺柱的金属条平行排列,自成一体。在越野形式下,它会随着车辆离地间隙展开,因而使得形式切换变得鲜明可见。
与同系列的奥迪grandsphere概念车一样,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也将车门装置在A柱和C柱上并使其对向翻开,取消了B柱设计。这项创新的设计意味着,乘客一上车,车内空间便能够一览无余。
一体式格栅上方左右两侧的灯组看起来细长狭窄,好像炯炯有神的眼睛。内部的照明单元与四环品牌标识交相辉映:它们可以放大照明区域并别离两个环的穿插点,犹如瞳孔般,构成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的灯光标签。这一被称为“奥迪之眼”的设计初次亮相于奥迪grandsphere概念车。往常,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所具有的是一双可变的“奥迪之眼”,在公路和越野驾驶形式下将呈现不同的灯光标签。同时,在超精密微型LED技术的支持下,日间行车灯和尾灯的精度和比照度也更上一层楼。
轿跑跨界:多变车尾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是一位形态多变的跨界巨匠。其车尾设计生动彰显了奥迪客户积极的生活方式,并可在不牺牲奥迪Sportback外型文雅感与运动性的前提下,使车辆承载大件运动配备成为理想。
在需求这一空间时,奥迪activesphere的透明后窗与车顶变得近乎一体。同时,车尾较低的垂直局部程度折叠,转化为宽阔的开放式货厢(“active back”),能够包容电动自行车等运动配备。C柱仍然坚持原位,使得车身可以保存动感流利的轮廓。后排座椅后部自带的电动隔板也可以将座舱与行李舱隔分开来。
此外,奥迪activesphere的车顶适配滑雪架。它不只采用躲藏式设计,简直隐身于车顶拱线中,还能够按需延伸,将滑雪板牢结实定在车顶,便于运输。
聚焦内饰:以人为本
从skysphere、grandsphere、urbansphere到activesphere,“sphere”既是这一系列概念车命名的共同元素,也提醒了奥迪sphere系列以车内空间为中心的主基调。以千瓦、公里/小时或横向加速度为特征的驱动系统和操控不再是新一代汽车设计的重中之重。取而代之的是车内空间,即乘客在旅途中的生活与体验空间。持续满足乘客内心的需求与等待,是奥迪品牌关于车内空间、车辆构造及各项功用设计的灵感源泉。
基于这种价值转变,设计流程自身也发作了相应的变化。一切与车辆设计有关的讨论,均从车内空间及其设计开端切入,然后才是整体构造、车身比例、外观线条等。
车内空间:功用为先,极简为尚
明晰和整洁——是乘客上车时面对全然敞开的车内空间所产生的第一印象。
这一空间架构主要依托垂直与程度外表以及直角的运用。内部区域采用程度比照色,视觉中心的座椅外表、门和前饰板则采用了暖和的熔岩红配色,即使只透过侧窗,也能感遭到内饰与深色外观的激烈反差。纵向来看,中心区域的上方和下方同样以深色(黑色、无烟煤色和深灰色)为主导,进一步强化视觉差别。
四个悬浮式独立座椅似乎贯串式中控台的延伸。座椅外壳内侧的上端呈程度外形置于中控台之上,可作为扶手。设计师将座椅、背部和肩部外表想象为三个独立的环形外壳;仅从视觉层面即保证了良好的侧向支撑。座椅看起来非常轻盈,似乎在空中悬浮,从而在汽车的功用性和座椅的文雅外型之间获得均衡。
在自动驾驶过程中,常规仪表板、方向盘和踏板都可被躲藏。特别是在前排,旷阔的视野空间于驾驶员眼前展开,不断延伸至奥迪activesphere的车头,以至更远的中央。为展示绝佳视野,车辆的一体式格栅采用全玻璃材质,让前方路况尽收眼底。
此时的仪表板不只是一个经过木质面板发声的超大型条形声响,还能在收起和展开等不同状态下充任智能操控的贯串式通风口。
假如驾驶员想要接收方向盘,仪表板和方向盘将从挡风玻璃下方的齐平处旋转出来。方向盘位置支持个性化调理,以契合每个驾驶员关于最佳人体工学位置的需求。在一切操作形式下,车门上的MMI感应控制都可经过眼球追踪和手势控制停止操作,完成车窗控制、座椅调理等功用。
奥迪activesphere带来的架构和空间感很大水平上源自于高大的贯串式中控台。当然,在电动汽车的中控台中,本来包容传动轴的空间就可变为储物空间和兼具冷藏、加热功用的车内酒吧。透明外表让酒瓶和酒杯尽览无余,也使体积庞大的中控台在视觉上融入整个车内空间。此外,在车顶有一个正对中控台且尺寸相当的控制台,四个AR头戴式显现设备置于此处,让混合理想体验对每位乘客都触手可及。
奥迪空间:在不同世界穿越
逾越边境是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优势所在,这也表现在超越车辆、用户和环境之间的边境。新的生态系统第一次将物理理想与数字虚拟相分离,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奥迪空间。
这一全新系统的主角是应用了混合理想技术的创新头显,每位驾驶员和乘客均可单独运用,以便探究全方位的数字生态系统。
早期,VR眼镜仅限于探究没有任何理想世界元素的虚拟理想。但是,技术的开展催生出了加强理想(AR),使得理想世界与虚拟内容叠加在一同。往常的混合理想可以以三维的方式呈现真假分离的新世界。毫无疑问,在将来,混合理想技术将丰厚加强理想抬头显现(AR head-up displays)的内容,在灵敏性、准确性和可显现性方面提升至全新程度。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是首个运用这一创始性技术的先锋,在理想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融合的根底上又增加了交互的维度。凭仗史无前例的光学精度、最高分辨率和出色比照度,该系统能将驾驶时视野范围内无法看到的控制和显现页面精准地呈现给驾驶者。
换言之,用户能够查看虚拟内容,这些内容最初仅用于提供信息。但假如用户的眼睛集中在信息上,流露出对内容感兴味,系统便会显现更细致的信息。只需用户专注并参与,例如经过手势互动,虚拟内容就会变成活泼的交互元素。
然后,手能够自然地跟随用户视野来控制汽车,而用户界面(在头显中的虚拟显现)则能够像传统显现器一样对控制做出实时反响。并且这一虚拟控制面向用户挪动,无论用户采取何种坐姿,都能温馨地停止交互,是一项十分人性化的功用。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的车内空间整洁宽阔,无需像传统座舱那样让位于操作按键和大型电池。只要当用户需求时,操作控件才会呈现,且如在真实世界里一样操作简单。一个重要提示:此款概念车的各项功用不像今天的汽车需求屏幕和物理按键停止操控。为贴合用户习气,虚拟操作位于相关物理设备的前方,例如,通风口前设有空调控制,扬声器上方设有文娱和声响交互面板。
当然,此项技术也带来了许多其他丰厚的交互。例如,在越野形式下,高清3D地形图可投影至理想景观和导航道路上,目的地也可一同显现。交通梗塞或道路湿滑警报等交通平安信息也可在此显现。
依据乘客和驾驶员的个人需求,他们在各自的混合理想头显中可享用个性化的内容。当驾驶员专注于驾驶时,乘客能够开端查看并准备抵达目的地后的相关活动。
与此同时,经过空调控件,乘客可控制其座椅旁的温度和空气气流。此外,每位乘客还具有独立的声响系统,可恣意阅读、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由于头显经过了准确设计,与奥迪activesphere的车内规划圆满匹配,乘客还能够将虚拟索引内容投射至中控台,完成网络内容的可视化。由于混合理想头显的传感器可以以毫米级的精度感应车内空间,虚拟内容可依据个人需求停止叠加,以至停止个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