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品质,更要认品牌——从一个展览看西藏人消费的变化

 

从填饱肚子到重视质量,从批量批发到识别品牌,从篮子销售到直播电商…记者1日在西藏山南举行的第42届亚龙物资交流会上采访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西藏农牧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正逐渐向追求高品质生活转变。

在山南市错那县展区,高山茶、獐子木耳等来自乐布沟的生态产品摆放在展台前,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南门赛雄特色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洛桑告诉记者,错那县的勒布沟风景优美,气候温暖,终年云雾缭绕。生产的茶叶、蘑菇等农产品质量好,营养价值高。

“过去,西藏一些偏远地区的生态农产品默默无闻,但现在,由于其丰富的生态价值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它们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洛桑看来,随着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以前只是填饱肚子,现在讲究吃得健康,所以生态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洛桑告诉记者,公司成立5年多来,销量逐年增长,农产品在拉萨、山南等城市很受欢迎。

除了看重品质,藏民的品牌意识也越来越强。

“给我把这块藏猪肉切成10斤。”在山南如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山南市乃东区市民巴桑一口气要了10斤藏猪肉。巴桑说,他家平时都在农贸市场买这个牌子的猪肉,虽然价格略贵,但物有所值。

南如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强巴说,如今,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品牌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这也促使他们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形象。为了保证猪肉质量,公司主要用小麦、玉米等饲料喂养藏猪,实行自然放养。“只有通过质量标准,我们才能拥有品牌声誉,才能满足升级后大众消费的新需求。”强巴说。

据了解,近年来,西藏立足资源禀赋,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指导和认定。目前,全自治区“三品一标”总数已达1150个,是2012年的7.5倍,有效提升了西藏各地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物流水平的显著提高,西藏各地人民的消费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网店、直播间等平台成为新的消费场景,网络消费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只要扫二维码,这些土特产都可以在网上购买,非常方便。”展会现场,山南市茶陵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其林正在向市民介绍茶陵县电子商务平台,教他们如何网上下单。杨其林说,核桃、山楂等农产品是加查县的特产。过去,农民在农贸市场卖篮子。随着电子商务在西藏的日益普及,群众的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现在,这些农产品通过网购和直播配送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许多农村地区设立了物流服务站,方便村民网购。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数据显示,2022年1-6月,西藏自治区网络零售额47.5亿元,同比增长33.4%。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4日 下午7:19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4日 下午7: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